- 公司動態(tài)
- 聯(lián)系我們
企業(yè)文化
光愛之光將如何綻放?——“白菜爸爸”的喜與憂
“慈善并不遙遠,就在每個人身邊;慈善也無需宏圖大志,而貴在長久堅持?!泵鎸τ浾叩溺R頭,北京光愛學校的石青華校長表達了自己由衷的感慨與期待。從最初的“白菜爸爸”,到如今被救助者桃李滿園,回首十幾年來風雨無阻的愛心之旅,石青華百味雜陳;而關于明天前途未卜的救助之路,他同樣心緒萬千。
一場災難,他們的人生自此改寫
作為成百上千流浪兒童眼中慈祥而嚴厲的“爸爸”,石青華與這些原本素不相識的孩子們結下的不解之緣,始于1997年一場不堪回首的天災人禍。當時,由于一起突如其來的爆炸事故,石青華的妻子和兒子遭受重創(chuàng),全身燒傷面積分別高達17%和40%,時至今日,災難給兒子留下的后遺癥依然如影隨形。
面對晴天霹靂般的打擊,令人生畏的高昂醫(yī)藥費,石青華一度一籌莫展,意志消沉,甚至連街頭流浪都一無所得。走投無路之時,向他伸出援手的,正是幾個同樣衣著襤褸,食不果腹的流浪兒,為他指點去哪里能尋到些許殘羹冷炙,哪里能覓得一方尚可擋風遮雨的斷壁殘垣。
“一開始真沒想過要辦學校,就覺得北京的冬天太冷了,想把幾個孩子帶回家,讓他們有口飯吃,有暖和的衣服穿?!辈辉氲剑褪沁@樣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念頭,自此改變了石青華,也改變了無數原本被命運所拋棄孩子們的命運。2004年,石青華開始創(chuàng)辦幼兒園,由于物質匱乏,他和孩子們只能餐餐吃白菜,“白菜爸爸”這個略顯心酸的別名由此而來。
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及眾多愛心人士的解囊相助下,最初的幼兒園一天天發(fā)展壯大,如今,北京光愛學校在校生有107名,安徽金寨校區(qū)在校生更達到247名,從最初僅限于流浪兒群體,到如今貧困、孤殘兒童成為主要救助對象,并通過吸納眾多大學生、退休教職人員,建立起穩(wěn)定的師資團體,一批又一批孩子得以同圓一個夢,共筑一個家。
“小茶葉”里的“大愛心”
“讓孩子們自食其力,早日成為有用之人”,這是石青華對孩子們最大的期許,也是他在慈善之路始終如一的初心。因此,他始終注重讓孩子們自力更生,用勞動換取報酬,“授之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”。孩子們參與勞動,便會得到相應的“酬勞兌換券”,可憑此換得的獎金購置自己心儀的商品,有些甚至還可以減免學費。不僅激發(fā)了他們對勞動的積極性及極大熱忱,更讓他們逐漸感到,除了過去無法選擇,自己與其他普通人別無二致,用雙手締造今后的人生。他們樂觀、開朗、自信,因此,清澈如水的眼眸里常常閃動著光亮,燦爛的笑靨時時綻放在每個人的臉龐。
目前,北京校區(qū)主要接收4~16歲的孩子,初中后則轉入安徽金寨分校,進一步接受教育。然而,不同于首都北京,金寨地處山區(qū),是國家級貧困縣,交通閉塞、信息受阻,人力物力支援也相對有限。對此,石青華沒有放棄,他以“小茶葉 大愛心”為宗旨,帶領孩子們向專業(yè)的師傅們學習當地特產六安瓜片的采摘、制作、加工,與粉絲、木耳、雞蛋等其他特產一道出售市場,開辟新的經濟來源。
一聲“爸爸”重千斤
世上有蜿蜿蜒蜒、大大小小的路,而石青華僅僅懷著對孩子們赤誠無私的愛,對昔日露宿街頭的滴水之恩發(fā)自肺腑的回報與感恩,便義不容辭地選擇了其中最艱難、最泥濘、最崎嶇的路,并將這條路一走就是十幾年,無分嚴寒酷暑,無論春夏秋冬。作為一校之長,孩子們眼中最親切的爸爸,他肩負的重擔何其沉重可想而知。除了衣食住行、吃穿用度,他還要為孩子們未來的學習就業(yè)殫精竭慮,為排解他們的思想包袱寢食難安,為這些青春期孩子們的心思波動未雨綢繆。
“好幾次我其實已經提出卸任了”,石青華告訴記者,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,這些平日里看似大大咧咧、粗枝大葉的孩子們,很多卻如情緒失控般放聲痛哭,淚如雨下,抓著他的手,一聲聲“爸爸”叫得肝腸寸斷。孩子們的世界是簡單的,尚不理解太過復雜的人情世故,在他們的意識里,卸任,就意味著這個最親近的爸爸將從此棄他們而去??粗⒆觽儽粶I水浸濕的稚嫩臉頰,石青華這個不輕易落淚的硬漢,瞬間被戳中柔軟的心房?!霸谀且豢涛乙庾R到,這一句‘爸爸’,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?!?br/>
借采訪機會,石青華也想對自己的親生子女們道一聲虧欠,每個孩子都渴望獨享的父愛,他們能擁有的卻只有區(qū)區(qū)百分之一、千分之一。盡管如此,自己絕非厚此薄彼,只是這世上的愛形式不盡相同,比起他們,另一群孩子或許更離不開他的庇護、照料與陪伴,而在自己心中愛的天平上,他們同樣彌足珍貴。
“這世上的好人好像都被我遇到了?!闭劶耙宦纷邅恚瑦坌娜耸匡L雨無阻給予的支持和幫助,淚水溫潤了石青華微紅的眼眶。與其說是運氣,不如說是愛心的感染與蔓延,真誠的付出必將換回善良的回饋。就如石青華所言,“最美的慈善就是真誠的微笑。”他表示,在投身慈善事業(yè)的十幾年里,許多熱衷公益的個人、團體,以及以中建材信息為代表的愛心企業(yè),給予了他們莫大的關心與重視,除去必要的物資支持外,還常常融入孩子們的學習、娛樂、生活,用一串串歡聲笑語編織出難忘的回憶。
在石青華救助過的1700多名孩子中,不少人走上了師范生的道路,就是希望能反哺社會,繼續(xù)為更多貧困兒童播種教育的種子,滋養(yǎng)下一代人茁壯成長,讓愛心的光熱薪火相傳。未來,石青華也向與中建材信息一樣心系他人、獻身公益的團體和個人們表達了自己的期待,慈善未必需要驚天動地、聲勢浩大之舉,一點微薄之力,一只關愛之手,只要持之以恒,水滴石穿,定能為越來越多需要救助的孩子們筑起更美的一個夢,更藍的一片天。
聯(lián)系我們: